移动支付冲击 设备商借金融科技“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0/8/15 16:11:16浏览人数:1718作者:蒋牧云/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现金的频率降低,相关的现金类金融设备如ATM机的使用也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金融设备商们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口。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多家上市金融设备商的业绩发现,在2019年以及2020一季度,几家企业普遍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同时,多家企业披露的经营计划显示,目前正向海外业务、金融科技方向发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则向记者表示,随着银行上柜率降低,更多业务将在智能终端上办理,这方面带给金融设备商的是智能化方向上的机遇。而部分主体希望在央行数字货币方向发力,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在盈利上体现。

利润普遍下滑

近日,金融设备商御银股份(002177.SZ)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0%;实现利润总额0.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76%。关于公司的业绩情况,御银股份董事会在经营评述中谈到,随着移动支付的大规模普及,无现金场景覆盖范围广,导致传统现金交易频率降低,现金类金融自主设备需求缩减。

此外,广电运通(002152.SZ)也面对类似的状况,其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1.42亿元,同比下降1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34.78%。

记者注意到,广电运通正在开拓海外市场。如近日,其子公司分别与希腊、墨西哥企业签订了金融自助设备购销合同,合同金额占广电运通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69%。公司也通过财报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

不过,由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正受到全球关注并快速发展,海外金融设备的市场规模是否也会出现萎缩?此外,面对当地企业的竞争,国内设备上有何优势?对此,阿里云MVP马超向本报记者表示,海外目前由于网络覆盖率低于国内,消费者还是需要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移动支付渗透率不如国内。此外,网络覆盖率的提升需要很多方面的建设与配合,故海外移动支付的普及提升至完全不需要现金的程度还需要很长时间。换言之,现金类金融设备在海外的需求短期不会消失。而国内现金类金融设备从技术上以及产品设计上已经有了前瞻性,在海外的竞争优势较大。

马超认为,由于现金类纯金融设备的需求下降,设备商有一较好的切入口是将设备与其他场景结合,如医疗机构挂号机、税务或政务方面的受理以及叫号设备等等。关于国内业务,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则表示,随着银行的上柜率逐渐降低,更多业务将在智能终端上办理,这方面带给金融设备商的是机遇,特别是随着智能化、便捷化、组合化、聚合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方面的市场其实是增加了。

突破方向有优劣

记者注意到,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日,御银股份还发布公告称,因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州御银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银金融”)对其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及注册地址进行了变更。变更后,该公司名称为广州御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项目类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此外,也有金融设备商将证券简称中的“金融”变更为“科技”。

可以看见的是,金融设备商发展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少企业都选择了向金融科技寻求突破。

记者注意到,具体产品方面并非每一个方向都有较好的前景。如御银股份曾试图发展智慧柜员机,但由于现金需求的不旺盛,此类设备的规模并未成功扩大。随后,其开始发力设备技术升级等更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此外,御银股份也表示正在进行数字货币软件钱包和硬件钱包的研发。其在年报中披露其2019年度经营计划中表示,未来将拓展银行智慧网点转型业务;同时还将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防控、客户体验、业务交易、安全运维等领域的探索运用。

对数字货币的这一发力方向,马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确实给金融设备商带来机会,由于其将支持离线交易而且可控匿名,这意味着DCEP的受理,将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支持,这将刺激社会对于金融设备的需求。黄大智则表示,数字货币的定位并不是取代第三方支付,而是作为额外的补充。对于金融设备商而言,可以提前研究但很难想像将在近期产生商业价值。

黄大智进一步表示,商业价值近期难体现的具体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数字货币仍在内测阶段,距离普及到每个消费者的时间究竟要多久,还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单个设备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对于商家或机构而言转换支付设备需要付出成本,消费者使用也需要适应成本。这些因素都对设备的需求量增长有所抑制。